的多签困理想局技术艰难平衡与商业现实的
最近Blast的多签安全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连"5个多签都是铁顺"这样的段子都传遍了圈子。有趣的是,这些争议似乎丝毫不影响它的TVL持续飙升——这就是加密世界的真实写照,我们一边理性地批判风险,一边又难以抵挡利益的诱惑。但今天我想抛开具体项目,聊聊整个Layer2行业面临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难题:为什么去中心化的理想在Layer2领域总是那么难以实现?
Layer2的核心组件与现状盘点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Layer2的技术架构。简单来说,一个完整的Layer2系统包含Sequencer、Prover、Validator等多个关键组件。就像组装一台电脑需要CPU、内存、硬盘一样,这些组件各司其职。ZK-Rollup比OP-Rollup多了一个Prover系统,但所有Layer2的核心都是Sequencer这个"大脑"。
我观察了四大主流Layer2的情况,发现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应对这个难题:
- Arbitrum还在实验室阶段,和Espresso System合作探索去中心化Sequencer的可能性,像极了在实验室里捣鼓新配方的科学家;
- Starknet的Prover系统倒是实现了无许可化,但Sequencer的去中心化方案至今杳无音信;
- Optimism干脆另辟蹊径,把中心化Sequencer包装成特色,推出OP Stack战略,用"共享安全委员会"这种社会化方案来弥补技术不足;
- zkSync最近闷声发大财,核心代码迟迟不开源,反而搞起了ZK Stack多链战略,与其说是技术突破,不如说是在巧妙地转移注意力。
为什么去中心化这么难?
结合我在这个行业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和经济逻辑:
1. 成本与安全的权衡:目前大多数Layer2都使用简单的EOA地址来运营Sequencer,就像用钥匙开门一样直接。这样既降低了主网交互成本,又减少了攻击面。但要实现去中心化管理私钥?那简直就是让一群人共管一把钥匙,安全性反而可能更糟。
2. 商业利益的刚性约束:Sequencer可是Layer2的"印钞机"——它收取的手续费减去成本就是项目的利润。换做是你,会把印钞机的控制权分散出去吗?利益分配问题永远是去中心化路上最难跨越的坎。
3. 技术门槛的现实阻碍:特别是对ZK-Rollup来说,生成和验证Proof的过程复杂得像是让普通人解高等数学题。我见过不少团队在ZK电路适配这个环节就卡壳了,更别说要实现验证节点的去中心化。
4. 中心化悖论:有意思的是,OP-Rollup之所以鲜见挑战期纠纷,恰恰是因为中心化Sequencer让系统天然倾向于"乐观"状态。这就像裁判和运动员是一家人,自然没人会投诉。
5. :说句大实话,现在的多签治理本质上就是个"安全垫"。万一Sequencer被黑,至少还能靠多签控制资金外流。至于名单上有谁、靠不靠谱,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真的没那么重要。
Layer2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Layer2项目跑路?因为这个生意模式太诱人了——只要生态做起来,就能持续"抽水"盈利,简直是个数字时代的收费站。那些还在空投炒作的项目,如果连基本的技术路线都说不清楚,恐怕连Layer2的门槛都没摸着。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周期的从业者,我认为原教旨主义的去中心化在Layer2领域可能永远只是个美好的愿景。相比之下,像OP Stack、ZK Stack这样的多链共享方案,虽然现在看着有些虚无缥缈,但长远来看,或许才是平衡效率和去中心化的最优解。毕竟无论是技术共识还是社会共识,本质都是对人性贪婪的一种约束。
在这个充满博弈的领域,完美的解决方案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那个最不坏的平衡点。
(责任编辑:钱包)
-
最近比特圈的行情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价格就像个调皮的猴子,在25300-26500美元这个笼子里上蹿下跳。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明显感觉到市场正在酝酿着什么。每次触及26800-272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就像碰到了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而25300美元的支撑位,就像是市场的最后防线,一旦失守,恐怕就要迎来一波血雨腥风。新韭菜疯狂入场背后的玄机让我特别惊讶的是,虽然价格半... ...[详细]
-
作为一名浸淫区块链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很多朋友对"元数据"这个概念总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这个藏在每笔交易背后的"小秘密"。什么是元数据?想象一下,你给朋友转账100元,银行流水上除了金额,还会显示"备注"栏。区块链里的元数据就是这个"备注"的高级版。它不是简单的数字流转记录,而是能让交易"会说话"的关键信息。举个例子,去年我参与的一个农产品溯源项目,就是在每笔交易里嵌入了产... ...[详细]
-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消费着信任这种"社交货币"。想想看,当你叫外卖时,你信任那个素未谋面的骑手;当你打车时,你信任那个陌生的司机;当你网购时,你信任那些从未谋面的商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资本,却是维系现代文明运转的关键纽带。传统信任的局限性但问题在于,传统的人际信任机制实在是太过"原始"了。它要么依靠血缘关系(想想家族企业),要么需要长期积累(比如百年老店的口碑),要么就是通过反复互动建立(... ...[详细]
-
眼瞅着加密货币市场又要迎来新一轮狂欢,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今天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如何在牛市里赚到真金白银。说真的,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赚钱容易,把钱真正装进口袋才最难。懂得适时收手才是真赢家记得2017年那波行情,我眼睁睁看着账户里数字翻了好几倍,结果贪心没及时套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我的原则是:对于小币种,3-4倍收益时就该考虑分批止盈了;像比特币这样的老大哥,2倍收益时就... ...[详细]
-
这两天比特币市场真是让人又爱又怕!就在昨天,BTC价格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4小时内涨幅达到1.5%,在亚洲市场开盘时稳稳站上2.66万美元的价位。但老韭菜们都知道,这种突如其来的上涨往往暗藏玄机。说实话,现在市场环境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美国CPI和PPI数据刚公布那会儿,加上FTX清算计划这个定时炸弹,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都跟着剧烈震荡。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类似的利好消息一出,市场立刻鸡飞狗跳,... ...[详细]
-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玉石也能上链投资时,心里充满了怀疑。毕竟在我们传统认知里,玉石投资往往是有钱人的游戏,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交易门槛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现在,这个局面正在被RWA Finance和北极星玉石打破。玉石行业的"华尔街之狼"北极星玉石可不是什么小作坊。这家俄罗斯企业堪称玉石界的"隐形冠军",他们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拥有自己的矿场,专门开采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翡翠和田玉。说实话,我第一... ...[详细]
-
最近在区块链圈子里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 波场TRON与支付创新先锋Pundi X正式联手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落地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次合作确实抓住了支付领域的痛点。XPOS这个神奇的小设备,正在全球30多个国家默默改变着人们的支付习惯。线下支付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终于被破解记得去年在印尼旅游时,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小餐馆老板用XPOS设备接收USDT付款的场景。顾客只是简单刷了一下手机... ...[详细]
-
MicroStrategy:这个比特币巨鲸的玩法太值得借鉴了
最近市场行情真是扑朔迷离啊,我和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纠结现在到底算不算牛市。但仔细想想,这种纠结其实没太大意义。毕竟市场情绪往往会跟着价格走,就像现在的比特币,只要价格往上窜,大家自然就嗨起来了。说不定再过十年回头看,现在就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呢!凌晨的行情异动到底为哪般?今天凌晨市场可是热闹非凡。先是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接着鲍威尔暗示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消息一出,美股三大指数和股指期货立刻欢腾起来,美...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2023年的比特币市场确实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交易量明显下滑这个事实,可能标志着加密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市场趋于理性:从疯狂到冷静记得2021年的时候,比特币市场简直像个永不停息的派对。那时候,价格上蹿下跳,每天都有新的百万富翁诞生。但现在呢?市场像只温顺的小猫,波动性大幅降低。说实话,这种平静反而让人不太习惯。那些靠短线炒作吃饭的交易员们...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我见过太多人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记得上周五凌晨还在跟学员复盘时说:"市场就像过山车,重要的不是预测最高点,而是明白什么时候该系好安全带。"这不,11月刚开篇,我们的34000比特币多单和1780以太坊多单就双双止盈,让跟单的朋友们笑得合不拢嘴。为什么这两天没更新?说来惭愧,这几天实盘群里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你知道吗?有位广州的学员小李,靠着这两单直接把孩子明年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