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器和器如避风保驾者的港何为护航加速加密创业孵化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投资人,我见过太多怀揣梦想的Web3创业者折戟沉沙。说实话,这个行业太新也太野,单枪匹马太难闯出一片天。这时候,专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为创业者提供救命的水源。
Web3创业的独特困境
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随便发个白皮书就能融到钱。但现在的市场环境完全变了,投资人变得谨慎,监管越来越严。根据我跟踪的数据,今年Web3领域的融资额直接从160亿断崖式下跌到36亿美元,缩水近80%!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让很多创业者无所适从。
创业扶持的双重奏
在我接触过的众多项目中,发现很多创业者其实分不清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区别。通俗来说,孵化器就像育婴室,帮助从零到一;而加速器更像健身房,帮你从一到十。比如我去年辅导的一个NFT项目,团队只有个模糊想法时进了孵化器,半年后做出MVP才转入加速器,这个节奏就把握得很好。
孵化器的温暖怀抱
对于那些只有一纸企划书的创业者,孵化器就像个耐心的导师。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孵化项目,每周都有行业大咖来分享经验,从代币经济设计到智能合约安全,无所不包。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不会急着要股权,通常只要4%-15%,给创业者留足了成长空间。
加速器的强力助推
而当项目有了雏形,加速器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去年有个DeFi项目,产品已经上线但用户增长停滞。进入知名加速器后,不仅获得了2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更关键的是对接到了核心用户群和潜在投资人。当然,加速器要价也更高,股权通常在6%-20%之间。
超越资金的全方位赋能
很多创业者以为拿到钱就万事大吉,其实大错特错。根据我的观察,优质孵化器提供的价值远超金钱:
1. 人脉资源的"金钥匙" - 在Web3圈子里,认识谁往往比你有多少钱更重要。好的导师能帮你打开顶级投资人的大门。
2. 实战经验的"避坑指南" - 还记得那个因为智能合约漏洞被黑客盗走8000万的项目吗?如果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这种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3. 品牌背书的"信任票" - 当你的项目打上知名加速器的logo,用户和投资人的第一印象分就完全不同了。
展望未来
站在2023年的节点回望,Web3的创业生态已经日趋成熟。从早期的Y Combinator兼顾区块链项目,到如今a16z crypto这样的专业机构,支持体系越来越完善。虽然市场依然会起起落落,但我坚信,在这些专业机构的护航下,真正有价值的Web3项目终将穿越周期,迎来属于它们的时代。
最后给创业者们一句忠告:选择孵化器或加速器时,不要只看他们给多少钱,更要看他们能带来多少资源。就像选结婚对象一样,三观契合比彩礼多少重要得多。
(责任编辑:社区)
-
寒冬里的币圈,DWF Labs就像一剂强心针,所到之处总能掀起疯狂涨势。说实话,我这几年跟踪了不少投资机构,但像DWF这样能引发市场狂热追捧的还真是头一回见。看看他们操盘的项目:CFX几个月飙升20倍,CYBER一个月从4美元冲到20美元,再加上韩国市场的疯狂助推更是达到30-40美元的高位。这种惊人的爆发力,难怪大家都在猜测他们下一个目标会是谁。DWF究竟是何方神圣?说起来也挺有意思,DWF L... ...[详细]
-
Atomicals周记 | 见证比特币生态的蓬勃生机(8.第4周)
这个8月对于Atomicals社区而言,可谓是精彩纷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比特币二层发展的观察者,我亲眼见证着这个生态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热闹非凡。下面让我来为你梳理下这一周的关键时刻。开发者动态:AVM即将亮相ACE团队这周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先是8月19日的《ACE: What's coming?》Space活动,我全程参与了直播,听着开发者们兴奋地分享着最新进展,那种技术极客的纯粹热情特别有感染力... ...[详细]
-
市场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比特币昨天跌破了11.2万美元的心理关口,以太坊则在4200美元附近苦苦支撑。看着满屏的血色K线,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昨夜辗转难眠。数据显示,短短24小时内就有7.8万投资者被迫平仓,2.26亿美元灰飞烟灭。技术面分析:危机与机遇并存说实话,当前的市场走势实在让人捏把汗。比特币在113000美元附近徘徊不前,像极了2018年那波暴跌前的模样。我个人觉得最值得警惕的是M顶形态正... ...[详细]
-
最近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一番表态让我眼前一亮。他说香港的稳定币本质上就是个"电子钱包",和咱口袋里的人民币、港币没本质区别,只不过换了个数字化的形式存在。这说法简直太接地气了,一下子就把那些想靠稳定币炒作的投机客给挡在了门外。香港这次真的走在了全球前面明年8月就要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在我看来就像给这个新兴市场装上了"安全气囊"。要求发行方100%备付金?必须定期审计?这些规定让稳定币... ...[详细]
-
说实话,看到马斯克收购推特时那股热劲儿,我差点以为Web3的春天要来了。但现实总是骨感的——现在的X平台(原推特)走得路线更像是个"美国版微信",视频通话、电子支付一个不少,就是不见真正的区块链基因。这不免让人感叹:到底是区块链改造了中心化平台,还是中心化平台同化了区块链?从TG Bot看区块链的"平民化"之路最近Telegram上的交易机器人(TG Bot)火得一塌糊涂,Unibot这些小家伙们... ...[详细]
-
每当我回顾在加密世界的摸爬滚打,总是忍不住感慨万千。这些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哥,要是让你现在重新开始玩加密,你会怎么做?"说实话,这一路上我踩过的坑比赚到的钱还多。今天就想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的几个关键选择。找到让你心跳加速的那个细分领域记得2019年我第一次接触DeFi时,那种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每天泡在Uniswap上研究流动性挖矿,半夜爬起来看Compound的利... ...[详细]
-
最近在研究金融科技领域时,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股票代币化正在金融圈掀起一阵飓风。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这个话题还只是少数极客们的小众讨论,如今却已然成为了华尔街和加密世界的共同焦点。效率革命的另一面说实话,第一次听说"T+0"结算时,我这个金融老鸟都惊呆了。要知道传统金融市场里,我们还得忍受T+1甚至T+2的等待。现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结算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完成,就像是金融系统突然喝了... ...[详细]
-
最近Lombard的Buidlpad公售让加密圈炸开了锅。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有人把Lombard的BARD比作比特币世界的Tether和Circle。这个类比一下子点醒了我,确实是一针见血的见解。1. 比特币流动性的"总开关"还记得那天看到LBTC被AAVE接纳的新闻时,我正在喝咖啡,差点把咖啡喷到键盘上。要知道,在短短92天内达到10亿美元TV... ...[详细]
-
最近欧洲央行那帮经济学家们又出来唱衰比特币了,他们把比特币说得好像就是个穿马甲的庞氏骗局。说实话,这种论调我见多了,但他们的角度还挺有意思:说比特币对实体经济没贡献,只是把财富从这个口袋挪到那个口袋,顺带还污染环境。这不就像是在说,我们每天玩的金融游戏其实就是在互相割韭菜?能耗之争:数字黄金的代价最打脸的是他们拿能耗说事。说实话,当我看到比特币现在每年消耗的电量堪比阿根廷整个国家的用电量时,我也倒... ...[详细]
-
在这个加密货币市场如火如荼的夏天,当比特币突破历史新高、以太坊重拾辉煌、山寨币集体狂欢之际,HTX交易所迎来了12周岁生日。作为2013年就入局的"老将",HTX用实力证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稳健和创新才是制胜法宝。数据会说话:四个维度诠释王者归来说实话,看到HTX今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我这个行业观察者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CoinGecko的报告显示,HTX的现货交易增长速度竟然超过了所有... ...[详细]